日本国际问题研究所的运行机制及研究特色
2021年1月28日,由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智库研究项目”(TTCSP)研究编写的《全球智库报告2020》(2020 Global Go To Think Tank IndexReport)在北京、纽约、华盛顿、伦敦、巴黎等全球近130个城市发布。
在这次全球智库排名中,日本国际问题研究所(JIIA)被评为“2020年度最佳智库”(2020 Think Tank of the Year—Top Think Tank in the World),在国际智库排名中位列第八,成为唯一进入前十的亚洲智库。日本国际问题研究所何以在众多国际智库中挤进全球前十、获得最佳智库的荣誉称号?
Part 01
日本智库的类型
日本的智库大致分为三种不同形式。一是在政府机构内设置的智库,代表性的智库有内阁府经济社会综合研究所(http://www.esri.go.jp/)、防卫厅防卫研究所(http://www.nids.mod.go.jp/)、财务省财务综合政策研究所(https://www.mof.go.jp/pri/)等。这些官房智库直接受政府机构委托,为政府相关部门决策服务。
第二类智库是具有半官方性质的智库,以公益财团法人的形式设立,进行政府及社会相关机构委托项目的研究。经费主要由政府及其他调查委托合同收入、会费、出版物收入、特别资助收入等为主。代表性的智库有公益财团法人日本国际问题研究所(https://www.jiia.or.jp/)、公益财团法人中曾根和平研究所(http://www.iips.org/index.html)、公益财团法人笹川和平财团(https://www.spf.org/)、独立行政法人日本贸易振兴机构亚洲经济研究所(https://www.ide.go.jp/Japanese.html)等。
第三类智库是民间设立的各种社会智库,种类最多。较为熟知的野村综合研究所(1965年成立,https://www.nri.com/jp)、三菱综合研究所(1970年成立,https://www.mri.co.jp/)、 东京财团政策研究所(https://www.tkfd.or.jp/)等均属于民间独立运营的社会智库。日本社会智库具有较强的调查研究功能,并以独立于政府或企业的形式进行包括政策研究在内的各种研究活动。
此外,上个世纪90年代后半期开始日本各大学设立了与政策研究相关的部门,与此相呼应成立了日本公共政策学会、日本政策信息学会、日本NPO学会等相关学会,推动了日本民间智库的发展。近年来,新成立智库有被誉为“小泉纯一郎智库”的国际公共政策研究中心(https://www.cipps.org/)、研究全球化对策的佳能全球化战略研究所(https://cigs.canon/index.html)、右翼知识分子为中心的公益财团法人国家基本问题研究所(https://jinf.jp/)等。
Part 02
日本国际问题研究所的运行机制
公益财团法人日本国际问题研究所(https://www.jiia.or.jp/)成立于1959年12月,根据时任日本首相吉田茂的倡议,参照英国皇家国际问题研究所,以外交、安全保障为中心的综合政策智库,并受日本外务省的指导。日本国际问题研究所在官方支持背景下得到了日本政治家、经济界人士、学界、媒体等日本各界有识之士的强有力支持。
日本国际问题研究所由评议会、理事会、会长、理事长、所长、顾问以及研究部门组成。具体研究由所长领导下的研究部进行。而评议会、理事会等则为研究所的运营提供强大的社会支持。评议会评议员及理事会理事主要由大公司会长、商社、银行等的特别顾问、大学教授、研究机构理事长等组成。历任会长除了首任会长吉田茂出身政界以外、基本由日本经济团体联合会(日本最大的经济团体之一)名誉会长、各银行会长等经济界、财界的知名人士担任。这种组织架构使该研究所通过评议会及理事会获得社会各界强有力的人力、财力等各方面支持。
日本国际问题研究所主要进行如下几种工作与研究活动:
(1)国际问题相关的调查研究及政策建议;
(2)国内外大学、研究所、研究团体进行对话、交流;
(3)禁止核试验条约(CTBT)等相关研究
(4)与上述相关的国际问题研究的电子媒体、杂志、图书等的出版、讲座、报告会、座谈会、学术会议等知识普及以及向国内外发出信息和主张。
日本国际问题研究所的主要经费来源以政府或企业委托调查合同收入及会员会费收入为主,担任评议员、理事的经济界人士为研究所提供了稳定的财源。同时,经济界人士则通过该研究所获得经商所需的国内外重要局势变化的第一手信息和相关政策资料。因此,值得关注的是该研究所通过获取政界、财界以及经济界的人力、财力的支持,充分保障了研究所的稳定运行,并以此为代价向经济界和政界提供相关信息,形成官(政界)-产(经济界)-学(智库)一体化的合作模式。
Part 03
日本国际问题研究所的研究特色
日本国际问题研究所的研究领域囊括了世界全区域的安全保障、经济、领土与历史、裁军、科技等全领域,进行研究项目、政策建议、研究报告、社论、战略建议等全方位的智库研究与建言献策。同时,通过发行《国际问题》(月刊、1960年创刊)、《战略年度报告》(年刊)、《Japan Review(日本评论)》(季刊)以及各种出版物、数据库等提高研究所的学术及国际影响力。目前,该研究所的研究领域具体划分为印太、中国、朝鲜半岛、美国、欧洲、俄罗斯及独联体、中东与非洲、安全保障、经济及全球问题、领土与历史、裁军与科技等。此外,还成立了太平洋经济合作理事会秘书处(1981年)、亚太安全合作理事会秘书处(1994年)、促进裁军与不扩散中心(1996年)。
每年制定相应的工作计划书,推动研究工作的发展。以2020年为例,除了常规研究项目之外,设有“大国博弈背景下的日本的安全保障”、“国际秩序变革期的竞争与合作”、“国际秩序转型期日本的秩序形成战略”、“超越中美关系与构建自由而开放的地区秩序——‘基轴国家日本’的印太战略”、“新领域·新技术与国际纷争的未来”等研究课题。
首先、研究所的研究力量与政界、商界、学界的著名人士相结合,组成了规模庞大而高水平的研究团队。目前,研究所的研究部门除了理事长(现任理事长佐佐江贤一郎,外交官出身)、所长(现任所长市川とみ子,外交官出身)、事务局长以外,设有研究顾问1人(中国问题专家高木诚一郎)、研究协调部长和裁军与科技中心企划部长、外设有特别研究员高地雅夫1人、主任研究员日美同盟研究专家小谷哲男等4人、研究员17人。此外,作为外部研究人员设有上席(高级)客座研究员7人(东京大学久保文明教授、政策研究大学院大学校长田中明彦、东京大学高原明生教授、庆应义塾大学中山俊宏教授、庆应义塾大学细谷雄一教授等日本著名国际政治学者)、客座研究员25人及外籍研究员、访问学者等。由此可以看出,该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及团队由政府官员、学界、商界等各领域的著名人士所组成。
其次、加强与国内外各机构、团体的广泛而多种形式的学术交流,积极向国内外传递信息和相关主张,提高国际知名度及影响力。通过跨界跨领域的积极交流与互动,项目的共同研究等灵活多样的研究形式,推动其在国际问题研究领域产出丰硕的研究成果,并通过研究报告、学术会议及视频等多种渠道公开和宣传相关研究成果。此外,该研究所网站上可以随时检索到研究所成果的下载率和阅览率,从而鼓励和支持产出高质量成果。
第三、日本国际问题研究所重视缜密扎实的现场调研学风,针对某一研究题目进行跨学科共同研究,形成了高质量的团队合作的研究特色。该研究所能够提供高质量的智库信息,一方面源于其研究所定位为面向未来的日本与世界的安定、成长、发展的定位有关,也与其共同研究与扎实的调查研究学风有密切关系。日本国际问题研究所会长冈素之发表获奖感言指出,“为面向未来的日本与世界的安定、成长、发展而进行扎实的调查研究,并积极对外发声,获得了评价”。
日本国际问题研究所长期关注和进行了中国相关研究,除了发表研究报告以外,经常召集国内外专家举行研讨会,到目前为止,共发表了181件与中国相关的研究报告。尤其是两、三年为周期发表的中国研究报告,动员了20多名相关研究人员,定期召开研讨会,组织现场调研,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对日本政府的对华政策提供重要信息咨询。
2019年度中国研究项目《中国的对外政策与世界主要国家的对华政策》(https://www2.jiia.or.jp/pdf/research/R01_China/)的研究团队,不仅包括高木诚一郎(研究所研究顾问)、高原明生(东京大学教授)、小岛华津子(庆应义塾大学教授)、伊藤亚圣(东京大学教授)、山口信治(日本防卫研究所)等中国政治、经济、军事、外交以及社会等方面的专家,还包括兵头慎治(日本防卫研究所研究员、俄罗斯问题专家)、庄司智孝(日本防卫研究所研究员)、梅本哲也(美国研究专家)、仓田秀也(日本防卫大学教授、朝鲜半岛专家)、伊藤融(印度问题专家)等美国、欧洲、俄罗斯、朝鲜半岛、印度、东南亚、澳大利亚、越南等多个国家的专家,产出了高质量的研究成果,而且形成了整体性研究体系和高水平研究团队,是值得借鉴的研究特色之一。
作者:安成浩,浙江大学人文学院;李成日,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